古砖瓦:穿越千年的古建筑文明

   日期:2016-03-09     来源:兰溪新闻网    浏览:504    
核心提示:古砖瓦是一种用黄黏土制成的土坯,经干燥后,在砖窑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。古时的砖瓦比较大,且笨重,砖一般用于砌筑墙体、

古砖瓦是一种用黄黏土制成的土坯,经干燥后,在砖窑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。古时的砖瓦比较大,且笨重,砖一般用于砌筑墙体、墓穴等,瓦则作铺盖屋顶防雨雪的材料。几千年来,古砖瓦作为最大宗、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,它对我国的历史发展、社会进步以及人类生活的改善,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。

如今,兰溪古砖瓦制作技艺已列为兰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兰溪女埠古瓦厂厂长温正忠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。


古砖瓦制作技艺历史悠久

我国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,建筑砖瓦就开始出现了。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。在古代,砖头瓦块也并非是廉价的建材,能用砖瓦盖房的一般都是权贵或有钱人家,贫民百姓大多只能盖土坯房。而皇家所用的砖瓦,更是质地精良、纹饰美观、身价不菲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“秦砖汉瓦”,以及后来出现的砖瓦雕刻制品。

在秦汉时期,砖已较多地用于建筑。在秦都咸阳遗址中发现的砖,质地坚硬,颜色为青灰,制法一般为模压成型,并模印有纹饰。发展到唐代时,砖较普遍用来铺地,有的在砖上印有纹饰,被称之为画像砖。这种画像砖虽然烧制过程比较复杂,但是雕刻艺人用他们的巧手匠心,运用平雕、浮雕、透雕和圆雕的表现技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来。在建筑中门楼、影壁、墀头、瓦当、脊兽、砖塔、牌坊的砖雕中,通过人物、山水、花鸟、走兽、吉祥符号、文字、几何图案、戏文故事、民俗风情、民间传说等内容,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幸福、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。

到了宋代,砖石建筑有了很大发展;到了明清,民间使用砖瓦盖房已很普遍,直到上世纪中叶,民间建筑仍大量地采用开砖和小黑瓦覆盖。

温正忠:坚守古砖瓦制作技艺几十年

兰溪古砖瓦制作技艺,以女埠古砖瓦制作技艺最具代表性。兰溪女埠是一个历史悠久、文化积淀深厚的江南水乡古镇,由于水陆交通便捷,古商埠繁荣,商贾置田买地,盖房建庭院,砖瓦需求量大,因而砖瓦制作行业应运而生。

据史料记载,明洪武廿六年(1393),因官府需建官用场地设施,女埠本土出现了多处砖瓦窑。其中,江边的留芝垫背砖瓦窑,名声最大。只因当地留芝垫背的黄黏土土质最好、最细、最有韧性,烧制成的砖瓦质量最好。

烧制砖瓦是一项辛苦而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作,工匠将几万块干燥的砖瓦坯运进砖窑,并按先垛砖,后放瓦的顺序垛好。堆垛时须掌握平衡,俗称“叠窑”。这一技术性很高,否则容易倒塌或造成砖瓦变型,俗称“倒灶”。过去烧窑时,点火后,两人昼夜不停用松枝燃烧,每天约需烧二十担柴,这样持续烧六昼夜,若遇雨天则需多烧一天。烧窑时,全凭窑工实践经验,目测掌握。当窑里通红,温度达1200摄氏度,则用砖泥封闭烧窑口和出烟孔,在窑顶筑水槽中注水,加速窑内冷却,使之产生水蒸气,渗入窑内使砖瓦闷成青黑色,约十天后方可打开砖窑,取出烧制好的砖瓦,俗称“出窑”。

留芝垫背的砖瓦窑历经沧桑,依然存续。留芝垫背砖瓦窑就是如今女埠古瓦厂的前身。

女埠古瓦厂厂长温正忠今年59岁,他也是兰溪古砖瓦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。上世纪80年代,温正忠为了养家糊口,拜师学艺,承建了女埠古瓦厂,迄今已有三十余年。女埠古瓦厂有两个砖窑,一批批古砖瓦从这里生产出来,销往全国各地的名胜景点。温正忠制作的砖瓦具有江南地域特色,适用于古建修复和仿古民居的建造。

温正忠介绍说,女埠古砖瓦制作主要分为四个大类:古瓦、古砖、翘角、配件。其中古瓦类包括小青瓦、筒瓦、平头瓦、古花瓦、勾头瓦、滴水瓦、板瓦等。古砖类包括线砖、条砖、九五青砖、拱砖、方砖、城墙砖、装饰砖、望砖等。翘角类包括马头、三星翘角、马腿翘角等。配件类有动物砖雕、山水砖雕、人物砖雕等。

温正忠说,现今,民间制作砖瓦渐渐被机械所取代。子女因嫌烧砖瓦辛苦而另谋他业,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古砖瓦制作技艺能有人传承下去。      

 
推荐砖讯
点击排行